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7月, 2022的文章

耳石脫位症 梅尼爾氏症 前庭神經炎

由於都市生活步調快,生活緊湊壓力大,容易造成失眠或是情緒方面的問題,暈眩在診間成為越來越常見的問題,週邊型暈眩比較常見的原因有前庭神經炎、梅尼爾氏症、耳石脫位症,接下來分別解說。   前庭神經位於內耳,可以傳遞平衡的訊息,但有時因為受到感冒病毒的影響,使得前庭神經發炎之後,連帶使平衡覺也受影響,造成患者暈眩,即使平躺也未見改善,筆者遇過可以在路邊躺 3 個小時不敢起身的患者,有時可以持續數天甚至數週,有時會造成患者噁心嘔吐,造成患者極大的困擾,不過約 9 成患者終身只發作過一次,較不易復發。   梅尼爾氏症,好發於中年婦女,除暈眩之外,有時會伴隨耳鳴,有時伴隨時好時壞的聽力缺損,有部分患者會伴隨頭痛,在臨床上與耳石脫位症,不容易分辨;部分罹患梅尼爾氏症的患者,可能已經超過 10 年以上的時間,會伴隨耳鳴及聽力減損,或是做過一些抗生素耳內注射,以至於減損到聽覺,跟一般不常發生暈眩的患者,接觸的思維邏輯會不大一樣,可以跟患者討論,是否要做一些訓練平衡覺的動作,例如閉眼睛原地踏步等動作。   耳石脫位症是耳蝸的橢圓囊的耳石,有時是頭部外傷或是撞擊,不過大部分患者想不起明確的起因。耳石不小心脫落到半規管內,造成平衡訊號受到干擾,產生暈眩。原本耳石掉入半規管內淋巴液中會自行溶解,症狀也有機會自行緩解;但因為基層常照顧到,人生首次暈眩發作的患者,通常會非常擔心自己的病症,而且也不能排除梅尼爾氏症,或是中樞神經病變等問題,所以還是會先給患者止暈或是促進內耳循環的藥物,來改善暈眩以及內耳循環等問題;如果患者本身有些高血壓、高血糖、甚至高血脂、高三酸甘油脂的話,或是 50-70 歲以上的長者的話,暈眩持續的時間會比較長,比 25-40 歲的年輕患者持續更久的時間。   一般暈眩,以筆者接觸到的論文資料,平均暈眩會持續三周的時間,可能還會反覆發生而回診;但筆者觀察到 40 歲以下患者通常吃完 3 天要就沒回診,可能已經改善;但是 60-70 歲以上的長輩,可能本身又伴隨血管硬化,三高慢性心血管疾病,或是血液循環不佳等問題, 3 天的用藥通常都不夠,基層可能會治療 6-9 天,學理上治療 3 個月會比保險;患者驟然自行停藥,是復發最常見的原因。   在生活上,一般會建議患者盡量避免攝取含咖啡因的食物,以及發酵乳製品如起司、優酪乳等,因為其內所含的咖啡因以及酪胺酸,都可

臨床使用抗生素手冊--張進祿--重點節錄

臨床使用抗生素手冊 -- 張進祿 -- 重點節錄 * 正常人上午 6 點體溫可能 37.2 度 C ,下午六點 37.7 度 C ,體溫在一天之中,恆定但是帶有些微變化,在新冠肺炎剛開始流行的時候,許多患者焦慮於得病,把平日正常的體溫起伏,也當成是發燒或是生病,但是我們醫護人員要有一定的認知。   * 體溫少於 35 度 C 才是低體溫,在冬天的時候由於耳朵沒有保暖,量耳溫有誤差,患者常誤以為自己有低體溫。低體溫常見原因有身體暴露於冷環境、低血糖、甲狀腺功能低下、以及敗血症。   * 長者最常見的五種感染,分別是流感、肺炎、泌尿道感染、軟組織感染、腹腔內感染,現在理當在加上新冠肺炎這個常見的診斷,有時長者的因為失智或是重聽,或是病史不易取得的時候,這樣思考先發散後聚焦,比較能快速抓到看診重點。   * 台灣社區型肺炎最常見的前五大感染菌種分別是? 肺炎鏈球菌、肺炎黴漿菌、肺炎披衣菌、肺炎克雷伯氏菌、感冒嗜血桿菌。   * 有呼吸道症狀但是今天新冠快篩陰性 ,需要何時再做一次快篩 ?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, Omicron 確診者的潛伏期一般大約是 3 天,由於病毒的潛伏期不可能那麼短,不會馬上轉陽,建議民眾至少間隔 1 天以上再做快篩。 羅一鈞指出,感染後 3 天以內才是轉陽或發病的高峰期,若民眾接獲曾接觸確診者的通知, 首先要做的是仔細回想與確診者接觸的時間點,並在 3 天內進行快篩,才能確認有無感染 , 不過潛伏期也有可能長達 7 至 10 天,建議民眾接觸滿 7 至 10 天時再做一次快篩,才可以確保安全。 筆者是建議患者 3 天後再篩檢比較適合,因為目前國人新冠肺炎疫苗普及率已高,且 3 天後如果症狀明顯,病毒量較高,也比較適合篩檢。 來源 https://www.storm.mg/lifestyle/4316395

讀書重點節錄Ear, Nose, and Throat Diseases: With Head and Neck Surgery 3rd Edition

Ear, Nose, and Throat Diseases: With Head and Neck Surgery 3rd Edition 作者 Hans Behrbohm ,Oliver Kaschke 重點節錄 * Ramsay Hunt syndrome 的症狀有發燒,耳痛,耳殼及外耳道有紅斑或是水疱,局部淋巴結發炎, ,六到九成的患者有顏面神經麻痺 ( 貝爾氏麻痺( Bell's palsy ), ) ,四成患者有感音性的聽力損失,四成患者有暈眩且合併往健側的眼震,部分患者可以門診服藥,少部分患者可能因此而住院治療。   * 前庭神經炎 Vestibular neuritis 會有,以及不會有哪些症狀? 旋轉性的暈眩數天到數週的時間,噁心嘔吐,運動失調 Ataxia ;但典型上,沒有耳鳴,沒有聽力損失,沒有意識喪失,沒有複視,沒有視野缺損,用此作為鑑別診斷。   * 鼻中隔的 Little's area 是由哪些血管供應? 顏面動脈、蝶腭動脈、前篩竇動脈、後篩竇動脈等 4 條小動脈所供應。因為高血壓、長期吃抗凝血劑、長期未良好控制鼻炎的患者,有時黏膜不小心擦傷或出血,因此就醫,部分中老年患者會擔心自己是否得了鼻咽癌,此時應注意鼻咽癌的八大警訊,分別是: 1. 單邊頭痛 2. 視力模糊 3. 單邊耳悶塞 4. 單邊耳鳴 5. 單邊鼻塞 6. 鼻涕或是痰帶血絲 7. 吞嚥困難 8. 頸部腫塊,為鼻咽癌或是喉部下咽癌的初期症狀,不過在基層醫療中,癌症並沒有如此常見,反倒是胃食道逆流,胃酸燒灼到杓狀軟骨,引起的慢性咽喉發炎,比較常見。   * 嗅覺異常的因素包含三個面向,感染、非感染、非發炎三大因素。 1. 感染性因素包含慢性復發性鼻竇炎,某些患者如糖尿病、洗腎患者、年長者、正在接受化學或放射治療的患者、工作需輪值小夜或大夜班者、需要熬夜照顧家人者,因為休息不足,得感冒之後恢復也慢,有可能演變成慢性鼻竇炎,以至於嗅覺低下。   2. 非感染性因素包含鼻過敏、鼻瘜肉、肥厚性鼻竇炎、感冒之後 ( 如最近流行的新冠肺炎發病後 ) 、乾燥性鼻炎,鼻甲肥後容易壓迫到嗅覺神經,使得嗅覺低下。   肥厚性鼻竇炎好發於 50-60 歲長者,因為鼻炎需要耐心調整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