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我的舌頭麻或是嘴唇麻 或是嘴唇腫腫的 請問是有特別嚴重的疾病的前兆嗎 要怎麼評估比較好

 蔡瑋晟醫師門診掛號連結

*蔡瑋晟醫師會先排除中風, 臨床上優先排除嚴重急性疾病,走路是否會開始偏一邊; 評估患者面部表情是否不對稱, 兩側臉的觸覺是否開始不同, 是否手臂開始沒有力氣, 患者食指是否能碰到我的棉花棒, 再碰到他/她的鼻頭,  並且視野沒有缺損, 能否聽得懂家屬或是醫師的指令, 若腦部疾病初期, 可能產生聽不懂別人說話的狀況, 所以家屬可以感受到患者的個性開始改變, 跟平常不一樣;  是否開始不能控制臉部的肌肉, 以及舌頭的移動, 所以講話越來越困難.

*甲狀腺功能低下, 有時因為自體免疫疾病造成, 甲狀腺素不足, 影響代謝造成周邊神經的感覺異常, 或是周邊組織水腫, 患者可能會說嘴唇腫腫的.

*糖尿病周邊神經受到影響, 一開始大部分說腳會覺得麻麻的, 所以有些醫院的糖尿病門診, 會仔細評估患者的觸覺是否正在退化? 嘴唇跟臉頰的觸覺也可能退化, 或是因為血糖降低, 所以覺得嘴唇會麻, 心悸手抖之類的症狀可能也會伴隨出現.

*口腔灼熱症候群, 臨床上非常棘手的問題, 因為患者可能的鑑別診斷非常的廣泛, 除了要排除是否中風,  糖尿病神經退化, 甲狀腺功能低下, 或是缺發微量元素鋅, 或是維生素B12等實際上物質或是器官上直接的原因, 或是口腔臉頰嘴唇內側長白色念珠菌, 也會有口腔灼熱疼痛感; 有時過度刷舌苔, 過度使用漱口水, 也可能產生舌頭麻麻的現象; 某些感冒藥有輕微麻醉的效果, 如果含藥丸30-60秒沒有吞下去, 也可能舌頭會麻麻的; 女性更年期的賀爾蒙變化, 也可以產生舌頭麻的現象.

此外心裡的壓力以及焦慮, 也可以產生口腔灼熱症候群, 蔡瑋晟醫師認為, 如果可以在上午6-8點,在公園散步至少30分鐘, 或是可以分成一天三個10分鐘, 早午晚飯後10分鐘, 分開走也可以, 來緩解心理的壓力焦慮 ; 最困難的是在看診時間不足的情況下,  要患者在步調快速的診間,  面對我們這些陌生的醫護人員, 承認心理需要幫助, 是十分難以啟齒的, 只好先暗示患者可以練習靜坐冥想, 或是瑜珈等放鬆運動, 來緩解自己的身心, 通常先練習收緊放鬆肌肉, 或是練習吸氣6秒, 憋氣6秒, 吐氣6秒來盡可能放鬆自律神經, 看會不會改善.

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*APLS及PALS上課整理筆記

*新生兒高血鉀的成因

*準備兒科專科醫師考試心得